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石榴花开北疆红·籽籽同心家国情|草原上的生命赞歌
时间:2025-08-05 20:00:42来源:中国新闻网责任编辑:施少伦

《我们痴缠生活未修正》

  “蒙古马精神”是草原儿女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蒙古马精神根植于北疆草原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现实,生动展现了北疆大地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资源。被赋予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的“蒙古马精神”就像精神图腾,时刻激励着草原儿女自强不息、奋勇向前。

  草原儿女的戍边担当

  在祖国北疆的广袤草原上,一支由边境牧区各族党员群众组成的守边护边队伍——科右前旗守望草原巡防队满族屯分队,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使命担当。该分队集结点位于满族屯满族乡苏道牧场,这里地广人稀,自然条件艰苦,但巡防队员们以草原为家,以戍边为荣,用忠诚守护着北疆的安宁。

  科右前旗守望草原巡防队满族屯分队队员白萨仁介绍道,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对这片草原有很深的感情。她2014年加入巡防队,每月会有不低于两次的巡边工作,从不觉得辛苦,看到队伍逐渐壮大感到很振奋。她觉得他们就像草原上的蒙古马,吃苦耐劳、坚韧不拔。

  马头琴里的文化传承

  走进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兴安领创展示体验中心,旺盛正饶有兴致地为大家演奏马头琴乐曲。

  旺盛是一家马头琴乐器厂的负责人,对马头琴的热爱溢于言表。他表示,初中时候便深深喜欢上马头琴,机缘巧合下开始了马头琴的学习和工作。2008年,他回乡创业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团队一开始是2个人做,到现在已经有了20名员工,80%多是村里的农牧民。

  谈起创业的艰辛旺盛并不觉得苦涩,“父母给我最大的影响是培养我坚韧不拔的性格,他们教导我想做什么就要马上行动去做去实现,要有‘蒙古马精神’”。

  现在公司每年会给村里捐赠一些乐器,再找老师给农牧民免费教授马头琴的演奏技艺,希望通过马头琴制作技艺让更多的人了解蒙古族的文化。

  驰而不息共赴致富路

  兴安盟晓景农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创办的番茄公社,是科右前旗首家以番茄为主题,集种植采摘、参观旅游、亲子研学以及自然生态科普等于一体的农旅融合多元化乡村文化旅游基地。

  齐晓景是番茄公社负责人。接受采访时,她稍显腼腆,但一提起如何发展公社,便侃侃而谈。

  2009年,齐晓景回到家乡——科右前旗科尔沁镇,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她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带着村民致富。她表示,自己曾是一名贫困生,靠党和政府扶持贫困家庭的专项资金读完大学,现在她最想做的就是努力回报社会、造福群众。

  她把创业的发展历程形象地比喻为从“1.0到4.0”版本的升级过程。1.0版本就是种大棚,仅仅是农业生产;2.0版本是在游客采摘的同时发展餐饮业;3.0版本就发展到了培训加住宿餐饮为一体的模式;4.0版本就是现在的番茄公社。

  近年来,番茄公社持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开通微商城,线上线下联动销售,增加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盘活村民闲置房屋,创建管家大嫂志愿服务队,吸纳70名居家村民就业,推动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互融共促。

  在兴安盟,“晓景”不仅是一个人的名字,更代表着一群带着各族群众一起想、一起干、一起富的人才队伍。他们就像草原上奔腾的蒙古马,认准致富这个目标,一往无前,驰而不息。

  他们的故事,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凝结的精神力量的鲜活注脚,更是草原儿女在时代征程上,以蒙古马精神为指引,守护家园、奋勇向前的生动写照。蒙古马精神随岁月沉淀,因时代发展而愈发深厚,就像草原上的河流,既带着源头的清澈,又汇入新的支流,终成滋养大地的澎湃力量。(人民论坛记者王爽) 【编辑:张令旗】

图片

  第二天培训一结束,郭大顺就跟着赵文彦和文物干部李殿福一起骑了15公里的自行车赶到马家沟。在生产队队长马龙图家,他见到了那个“玉笔筒”,正是他们苦苦找寻的红山文化玉器中最重要的一类——马蹄状玉箍。继而他顺藤摸瓜,在挖到玉器的地方——建平与凌源两县交界处一座名为牛河梁的山岗上——发现了人骨,简单清理过后,一座东西向、长2米、宽0.8米的石棺墓葬露了出来。《我们痴缠生活未修正》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韩建业说,多数考古学家眼中的“文明”,基本是西语中Civilization一类词的翻译,一般以恩格斯“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这一论断为据,多数情况下,将文明起源和国家起源当做大同小异的同一件事来研究。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冯时则从中国传统来认识“文明”,《易传》《尚书》中的“文明”一词,本意是经过内心德行修养表现出的“文德”,是将人从动物世界分离出来的精神追求。因此,文明社会的状态,应该是“人类以修养文德而彰明,而社会则得有制度的建设和礼仪的完善而彰明”。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网站编辑部信箱:changanwang@126.com | 招聘启事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23版权所有